465
次围观
护眼模式
文字偏好
语音阅读
未开启
00:00
打印该页

抛光砖,被誉为瓷砖品类中的“一代经典”,高峰时期的2011年,抛光砖是当之无愧的“地砖之王”,以1025条生产线、39.1亿平方米年产能的庞大规模,稳居品类第一。

然而,随着2012年喷墨及抛釉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这个曾经的“王者”开始逐渐被各大陶瓷产区、陶瓷企业所抛弃。

据《陶瓷信息》统计,2021年初,全国抛光砖生产线还有157条,而2022年11月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全国仅剩87条,平均每年有近80-100条抛光砖生产线以技改或拆除的方式退出……

尽管抛光砖已是“壮士暮年”,但依然是不少工程渠道的首选产品。随着抛釉砖技术的愈加成熟、产能的暴增,以及价格的持续下滑,同时受生产成本上涨的影响,有的抛光砖价格甚至要高于抛釉砖。对于仅剩的抛光砖厂家而言,或技改退出、或坚守初心。


全国抛光砖生产线仅剩87条

仍有陶瓷产区正在弃产……

据2022“陶业长征”最新的产能调查数据统计:曾经的“地砖之王”抛光砖在近2年内生产线及产能再次腰斩,截止2022年11月底,全国抛光砖生产线仅有87条,日产能192.86万平方米,与2020年同期相比,生产线减少了70条,日产能减少120.74万平方米。

据《陶瓷信息》实地调查统计,目前全国仅有广东、江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等8个省份还分布有抛光砖生产线,其中广东产区还保留有57条抛光砖生产线。

在2022年产能调研统计中,受生产成本及市场影响,广东有超过6成的抛光砖线处于停产状态。不仅是广东产区,河南、河北以及湖南等仅存的几家拥有抛光砖生产线的厂家,因市场下滑而停产或减产。

与2020年相比,江西产区抛光砖生产线减少了3条,目前仅有瑞源陶瓷、华硕陶瓷、华亿、丰城唯美陶瓷4家陶企共计有12条抛光砖生产线,日产能25.45万平方米,其中瑞源陶瓷是目前全国抛光砖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5条大型抛光砖生产线,日产能达13万平方米。


抛光砖依然具有江湖地位

工程、出口仍有“一席之地”

2017年前后,在国内精装房蓬勃发展时期,一批广东头部品牌纷纷到高安产区贴牌代工,瑞源陶瓷抛光砖以强大的产能和高性价比优势,成功推动了瑞阳集团乃至整个产区贴牌渠道的发展。

作为国内产能规模位居第三的华硕陶瓷集团,近两年不仅依托产能规模和品质优势,更是拥有抛光砖、瓷片以及600×600mm、800×800mm抛釉砖的产线优势,吸引了大批广东一线企业及工程订单的落地。

瑞阳陶瓷集团市场总监何象表示,瑞源陶瓷抛光砖在去年底涨价风潮后,抛光砖价格与产区抛釉砖价格形成“倒挂”,非常不利于抛光砖在工程渠道的推广,在市场需求持续萎缩的形势下,抛光砖只有不断淘汰小产能,提高企业在行业的集中度,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

一直以来,广东得益于原料、技术优势,抛光砖产能冠绝全国,高峰时期拥有600余条抛光砖生产线,年产能高达20亿平方米,然而从2017年以后,抛光砖以断崖式减少的方式退出。

据统计,目前广东依然是抛光砖产能最大的产区,主要得益于大型工程集采项目以及出口,目前,广东产区一些规模较大的抛光砖厂家,主要为广东大型品牌企业提供贴牌代工,或者以出口市场为主。

在何象看来,瑞源抛光砖已经在广东大品牌以及国内工程渠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无论是产能规模、排产速度以及产品品质,瑞源抛光砖在整个中东部产区均有非常大的成本和物流优势,尤其是在随着中部产区及北方抛光砖产能持续减少的情况下,瑞源抛光砖的产能及排产优势将更加凸显。



产区品类格局改变

抛光砖集中度再收紧

在高安产区不少业内人看来,抛光砖不会快速从市场退出,抛光砖的耐磨度以及性价比优势一直是工程渠道的首选,但产能只会集中在少数企业中,毕竟在当前的成本压力下,抛光砖的利润逼近成本,而随着头部陶企对该品类的价格降维,或将加速一些中小企业彻底放弃该品类。

据《陶瓷信息》了解,湖南产区目前仅剩1家企业还在生产抛光砖,但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抛光砖因销售压力较大停产时间较长,其他抛釉砖产品则产能不足,因此公司计划将其中1条抛光砖线技改为中板。同时,河南、河北等北方产区曾经也是抛光砖的主要产区,目前也仅剩下1~4家企业保留了1-2条抛光砖线。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华硕陶瓷集团、瑞阳集团在内的高安头部陶企,将依旧会稳定抛光砖现有的产能规模优势,更大因素是抛光砖在工程渠道中的江湖地位。

在高安产区业内人士看来,建陶行业的产能集中化格局将进一步加剧未来瓷砖的流行趋势、定价体系。据2022年“陶业长征”最新产能调查数据统计,在国家政策以及行业及市场影响,国内建陶格局的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国内头部陶企通过扩产、并购等方式产能进一步扩大。以高安产区为例,华硕、罗斯福、瑞阳、太阳以及格仕祺5家头部陶企瓷砖产能占高安的50%,且该5家陶企的全年开窑率在90%以上。

而从刚刚结束的11月份泛高安产区“涨价潮”分析,头部陶企率先发起及执行涨价政策后,直接推动了高安乃至周边产区的调价政策。

包含1个附件
大小:1.5MB


已有 0 人打赏
9
有用
0
关注
0
收藏
453
浏览
发表您的看法
文明社会,从理性评论开始。谢绝地域攻击、粗言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