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佛山陶博会,线上陶博会,线上展会,佛山陶博会,博览会,陶瓷,卫浴,展会,陶博会,陶瓷展会,瓷砖招商,陶瓷招商,陶瓷加盟,陶瓷代理,陶瓷营销,招商,加盟,岩板,个性化定制
线上佛山陶博会-全新的营销模式,线上展会解决难题!是中国陶瓷以及卫浴产品市场风向标,也是世界陶瓷卫浴的中国主场。陶瓷卫浴等数千个品牌加盟、招商、代理,展示优质商品以及便捷、贴心的服务,为您提供愉悦的观展体验。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日前,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陶瓷信息》联合主办的“2024陶业长征——陶瓷砖(瓦)产能调查”活动,完成对安徽产区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的产能统计。
安徽建成生产线43条,陶瓷砖日产能47万平方米。其中,抛釉砖生产线9条,日产能26万平方米;瓷片生产线2条,日产能8.5万平方米;仿古砖线1条,日产能3.3万平方米;中板生产线2条,日产能8.1万平方米;大板(含陶板)生产线3条,日产能1.1万平方米;陶瓷瓦(含西瓦、琉璃瓦及配件、古建瓦、小青瓦、平板瓦)生产线26条,日产能454.06万片。
对比2022年,安徽省49条建陶生产线、37.18万平方米的瓷砖日产能,2024年全省建陶生产线减少6条,陶瓷砖日产能增加9.82万平方米。两年内,安徽省陶瓷瓦由2022年的34条生产线、日产能616.06万片减至2024年的26条生产线、日产能454.06万片,降幅分别是23.5%与26.3%。
与两年前相比,安徽省抛釉砖由原来的5条生产线增至9条,日产能由14.3万平方米增长至26万平方米,增幅分别为80%与81.8%;中板、大板、陶板生产线及产能均没有变化,瓷片生产线及产能变化不大。
目前,安徽共有建陶生产企业21家,分布于宿州、淮北、马鞍山、六安、芜湖、安庆、宣城7个地市。其中,宿州市有6家陶企,芜湖市有3家陶企,安庆市有2家陶企,宣城市有6家陶企,六安市有2家陶企,淮北市、马鞍山市各有1家陶企。
过去两年间,安徽省建陶企业数量无变化,皖宿松达尔富陶瓷有限公司(原召立山陶瓷)于2023年退出,芜湖市诺贝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项目(部分)则于2023年建成投产。
近年来,安徽省建陶生产企业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既有销售压力大,停产时间较长的陶企,也有销售相对不错的陶企,如鑫成功瓷业、新丽泰陶瓷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鸥冠军建材(宿州)有限公司、芜湖市诺贝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两家陶企在使用天然气生产,安徽其余19家陶企目前均使用煤制气生产,相比山东等周边产区,具有明显的燃料成本优势。
不过,这一优势或将在2025年底结束。2024年9月,安徽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玻璃等行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该“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2025年底,安徽省建陶行业将实施煤改气生产,届时安徽建筑陶瓷生产的燃料成本优势将丧失。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芜湖市:
共有3家陶企,产区竞争力增强
截止目前,芜湖市共有安徽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安徽大象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诺贝尔新材料有限公司3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
2023年11月,随着芜湖市诺贝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部分生产线的建成投产,芜湖市建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区影响力显著增强。截至2024年9月,芜湖市诺贝尔已有3条生产线投产,日产瓷砖8万平方米,主要生产800×800mm、600×1200mm、750×1500mm等规格抛釉砖。
除芜湖诺贝尔外,安徽大象集团有限公司在产品及生产上不断优化升级,应对当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早在2022年,大象陶瓷就通过对生产线技改,把原有的西瓦生产线升级为徽派瓦生产线,逐步向差异化方向发展。据透露,接下来,大象陶瓷将继续在提升产品档次方面发力,逐步形成产品高端化、高附加值的发展态势。目前,大象陶瓷在建一条配件自动生产线,以此进一步完善现有产品结构。
淮北市:
1家陶企,产销基本平衡
当前,淮北市仅有安徽鑫成功瓷业科技有限公司1家建陶生产企业。相关资料显示,鑫成功瓷业于2019年动工建设,其中第一条生产线于2021年5月份建成投产。主要生产300×300mm、300×600mm、400×600mm、400×800mm等规格内墙砖。
据了解,淮北市及周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陶瓷原料,尤其是瓷石储量丰富,可大大降低当地陶企的原料采购成本。此外,鑫成功瓷业目前采用煤制气生产,在燃料成本方面亦具有极大的优势。综合多方面成本优势,鑫成功瓷业的产品在安徽及周边地区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企业的产销两旺。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宿州市:
6家陶企,寻求差异化生产
宿州市现有6家建陶生产企业,其中5家位于萧县。整体而言,宿州市建陶产业相对稳定,本地不仅原料资源丰富,而且燃料成本较低。
除海鸥冠军建材(宿州)外,萧县5家陶企目前均使用煤制气生产,这与周边的山东陶企相比,萧县陶瓷生产极具成本优势。
不过,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宿州各陶企的生产销售也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同质化产品内卷严重,倒逼宿州市部分陶企开始寻求差异化生产,以规避同质化产品的价格内卷。
2023年,为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新丽泰陶瓷推出了400×800mm规格的全瓷中板,作为800×800mm规格抛釉砖的配套产品;2024年7月,新丽泰陶瓷又将800×800mm规格抛釉砖生产标准由附录H升级为附录G。
此外,将坯体加白加厚,也成为新丽泰陶瓷差异化生产的方式之一。据了解,新丽泰陶瓷生产的12mm厚抛釉砖成为了当地及周边地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新丽泰陶瓷计划将其打造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
安庆市:
由3家陶企减至2家陶企
最近几年,陶瓷行业市场“蛋糕”收缩,竞争加剧,安庆市建陶产业规模亦受到明显的影响,不断有陶企退出行业舞台。2023年,皖宿松达尔富陶瓷有限公司(原召立山陶瓷)正式退出生产,且生产线一并拆除。至此,安庆市建陶生产企业由2022年的3家缩减至2024年的2家。
多年来,受市场半径局限,皖宿松达尔富陶瓷有限公司(原召立山陶瓷)一直不温不火,以销定产特征非常明显,因此一年内生产周期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尽管产业规模不断缩小,但安庆市建陶企业近年来的市场压力并未减小。2024年,与其它陶瓷产区一样,安庆市现有的两家陶企亦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销售压力。
宣城市:
三地分布6家陶瓷瓦生产企业
宣城市建陶产业分布于广德县、郎溪县与宁国市,其中宁国市最为集中。近年来,随着陶瓷瓦竞争不断加剧,宣城市大多数陶企的销售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当下,以销定产成为大多数陶企排产的生产准绳。在宣城产区同样如此,而这也是各陶企应对当下销售压力的主要方式。当库存压力达到一定上限时,陶企便会选择开启一条或部分生产线,甚至采取间歇式停窑来控制合理库存。
六安市:
两家企业深耕建陶
目前,六安市有安徽龙钰徽派古建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与六安新腾飞建筑陶瓷有限公司两家陶瓷瓦生产企业。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不断下行,陶瓷瓦的销售压力不断增加。尤其是安徽要求陶瓷企业2025年底实施“煤改气”的背景下,安徽龙钰徽派古建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提前应对,在继续深耕古建瓦生产的同时,积极进军氢能源行业。经过龙钰古建公司实际的生产测试,氢能源项目可大大降低陶企燃气成本,并且对于建陶行业的节能降耗,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根据公司规划,龙钰古建计划在2025底再建一条隧道窑生产线,以此来满足广大客户的排产需求。近年来,龙钰古建在不断完善产品结构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当下客户需求的发展模式,并得到广大新老客户的高度认可。
马鞍山市:
1家陶企,持续聚能发展
目前,马鞍山市有安徽亚欧陶瓷有限公司1家陶企,位于含山县,以生产瓷片与抛釉砖为主。
据公开资料,马鞍山市矿产资源丰富,石灰土、钾长石、高岭土和云母等建陶用矿产丰富,这为当地建陶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础。
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亚欧陶瓷亦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在此形势下,亚欧陶瓷开始不断优化、提升产品品质与性价比,让产品在周边地区形成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亚欧陶瓷还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发展。
随着亚欧陶瓷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上门合作的各地客户群体不断壮大,为合作伙伴“代工”已成为亚欧陶瓷当下销售链上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