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5
次围观
护眼模式
文字偏好
语音阅读
未开启
00:00
打印该页
13
0
0

佛山中国陶瓷城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陶瓷与家居的开发、服务运营商,自2002年来一直致力于为陶瓷行业提供以商贸服务为核心的高端服务平台,旗下项目有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总部、华夏中央广场、中国(淄博)陶瓷总部、东星家居广场。为致敬中国卫浴三十年,佛山中国陶瓷城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冠名《他们,撑起了中国卫浴的脊梁》这部中国最强卫浴“史记”。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他们,撑起了中国卫浴的脊梁”栏目的第二位主人公——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惠文,了解卫浴界的“海明威”的故事。

温馨提示:

视频播放时间:8月10日播放第一集,8月18日起每周五下午6:00准时推出下一集

视频播放渠道:佛山陶博会微信公众号、佛山陶博会官网、中洁网官网、中洁网微信公众号、中洁频道微信公众号

“勇气,是在压力之下展现出的优雅。”

王惠文就是这么一个人。

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惠文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是困难重重,越是展现出勇气和魄力。就像海明威《老人与海》中主人翁的性格一样,铁骨铮铮,毕生与坚持做斗争。不一样的是,老人的执着塑造出一次伟大的失败,而王惠文的毅力酿造出一个让卫浴行业传颂的成功故事。

35年岁月无痕,王惠文见证了中国卫浴行业的发展和变迁,35载激情如歌,凝聚着惠达人的智慧和心血。王惠文用他毕生的心血,擦亮了一个优秀品牌的名字——惠达卫浴,也诠释了海明威一句名言“人,不能被打败。”

初出茅庐 送稻草送出了“名堂”

1960年,刚满18岁的王惠文完成师资进修班后,成为了一名小学教研员。然而,他发现教学并不是他的志向所在,面对当地贫困的村民、不愿意学习的孩子、颓废的村庄,王惠文心中纳闷,能不能改变村里的现状?发展村里的经济?疑团埋在心间,渐渐萌芽。

1年后,王惠文回到村里担任大队统计,并负责财务工作和副业生产,这还是农民工社吃大锅饭的年代,但敏锐的王惠文通过观察,发现“商品交换”能成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

当时,他发现中国最大的国营企业——唐山陶瓷厂需要稻草编织成草绳,用以包装陶瓷,以稻草裹起来往外发货装火车,这样的产品不怕摔碎,不怕磕碰。他便主动提出,给唐山陶瓷厂提供包装使用的稻草。

然而,黄各庄的主要作物是白菜,并不生产水稻,没有稻草,怎么办?

王惠文发现,当时有个部队的沼泽地适合开垦后种植水稻,部队开垦了以后变成了稻田,但是无法种植白菜。得知消息后,他骑着自行车走了35公里去找到该军队的后勤部部长,兴致勃勃地说:“你们部队到这里开荒,种水稻,白菜你们种不了,我们村专门种大白菜,我们给你大白菜、免费!”

“可是,我们部队实施拥军爱民,绝不能占老百姓的便宜。”

“我们以物易物,这是双赢,并非占便宜,你把稻草给我,我给你白菜,这也是贯彻国家拥军爱民的政策!”王惠文说得头头是道,对方也频频点头,交易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交易后的稻草,王惠文用以供应给唐山陶瓷厂,黄各庄村也由此有更丰厚的收入。

有6-7年的时间,王惠文几乎每天送稻草过去,因此他对唐山陶瓷厂的各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原料产地、生产工具、成本价格、生产模式了然于胸。

唐山陶瓷厂(俗称“唐陶”)开头不小,是国内卫生陶瓷的开山鼻祖,1914年建厂,在60年代已驰名大江南北,享有盛誉,在生产技术方面代表着国内领先水平。当时卫生陶瓷属于稀缺品,主要供应北京、天津、广州等各大省会城市,产品常常供不应求,非常吃香。

看到唐陶如火如荼的生产状况,一颗创业的种子在王惠文心中埋下。“如果在黄各庄建一个陶瓷厂,必能让我们黄各庄的老百姓脱贫致富。”他暗自默念。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82年,机会来了。

创业维艰 摇曳中成长

1976年的大地震,让一座城市顿时变成一片废墟,时年34岁的王惠文亲眼目睹了自然灾害的残酷无情,带领村民走出困境的愿望在心中升腾。1982年,他隐约感到时机已成熟了,便跟公社书记建议道:“我在我们黄各庄建一个陶瓷厂,一方面恢复黄各庄老百姓的住房,另一方面,可销到其他乡镇,帮他们解决住房问题,或许还能实现盈利。”

看着王惠文一脸的坚定,公社书记在犹豫中点下了头。然而,这在黄各庄并没有先例,兴建一个陶瓷厂需要28万的资金,王惠文权衡了整个黄各庄的实力后说:“给我10万,就10万,其他的我自己想办法!”他在镇党委办公室拍下了胸脯。

然而,剩下的费用怎么办呢?

他在员工招聘上开创性地进行“以资代劳”模式,以集资的形式募集新员工,并利用自己与唐陶合作积累的信誉,与上下游供应商达成赊购合作。

1982年11月,一个1300平方米的厂房在百般困难中建成并投产,名叫“黄各庄陶瓷厂”——这便是唐山惠达企业的雏形。可能连王惠文也没有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日后这将成为卫浴行业第一个在主板上市的企业。

惠达,便是从这7间小瓦房开始的

1983年底,黄各庄陶瓷厂实现盈利十余万,纳税十余万,村民真正感受到烧制而成的火辣辣的陶瓷带来的喜悦。

然而,好景不长,黄各庄陶瓷厂刚扭亏为盈,便迎来了一次严峻的考验。1984年,国家重点扶持计划内产业发展,压缩基础建设,不允许建楼堂馆所、盖宾馆、建办公楼等,国内陶瓷销量大幅降温,不足2个月,黄各庄陶瓷厂已经堆满了滞销的产品。

一时之间,村里头议论纷纷,濒临危局的黄各庄陶瓷厂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企业内部更是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质疑、抱怨、指责的声音此起彼伏,公社负责人更是找王惠文“谈话”,王惠文面临“内忧外患”。

怎么办,守株待兔还是主动出击?

他从来不是坐以待毙、听从命运安排的人,“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他身背便器,踏上了通往上海、西安、北京的道路。

于是,在一列从开往北京的火车上,一位背着便器的汉子出现在拥挤的人流中,丝毫不顾忌旁人奇怪的眼神。下火车后,他身背便器,走进大大小小的陶瓷商店,向他们推销自家的“宝贝”,可是情况并不乐观,王惠文跑遍京城中的每一个陶瓷门店,得到的回复都是“不要”。

在举目无亲的北京街头,王惠文颗粒无收,坐立不安;在上海、西安等地,情况也不甚乐观,已经出门近1个月了,想到乡亲们殷切的目光,王惠文又打起精神,前往下一站——济南。

他在济南车站等车时,有人看着王惠文身上的便器问道:“小伙子,你是推销卫生瓷的吧?我给你一个提醒,你赶紧去山东东营看,他们正在建北京石油学院,或许有需要。”

王惠文一听,顿时精神抖擞、喜出望外,当即买了火车票上东营,那个年代,单轨的火车开动起来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王惠文随着节奏身子一摇一摆,拉着一套大便器坐了10个小时的车,到达东营深夜十点,再坐上小毛驴车,凌晨时分,王惠文终于来到了北京石油学院。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北京石油学院,负责人正好是黄各庄的老乡,他看了王惠文带过去的产品后,决定选择合作。

这次合作,将积压了几个月的产品库存一次性消化了,工资也得以正常发放,企业扭转乾坤、起死回生。每当王惠文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按照过去的话来说,是遇到贵人了。”

在政策大环境下,卫生陶瓷的生产只能暂时搁浅,王惠文向唐陶的领导沟通后发现,当下化工产业蓬勃发展,化学产品具有腐蚀性,耐酸砖的需求量庞大。在高人指导下,王惠文的企业转型生产耐酸砖,不仅没有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还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1996年,随着经济复苏,卫生陶瓷又开始抬头,有着卫生陶瓷情结的王惠文再次“重操旧业”,又生产起卫生陶瓷来。到1999年,惠达彻底把耐酸砖生产线停掉,专注生产卫生陶瓷。

借梯上楼 资源嫁接迎来全面提升

尽管1984年的那次危机王惠文化险为夷,但他也由此深刻体会到品牌的重要性,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他的产品在大城市不受待见。

王惠文敏感、好强的神经被深深刺痛了——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作为乡镇企业,人才短缺、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品牌不知名是痛点,然而,在市场上培育一个名牌的花费和时间并不低,通过全面考量与权衡,王惠文考虑修炼内功,向名牌靠拢。

1987年,唐山市委书记刘善祥调到了河北省当纪委书记,提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同年,唐山市委书记召开了一次大会,会议指出,必须要让农民富强,他下了一道令:让唐山的国营企业都分包一个乡镇工厂,让乡镇企业繁荣起来。

天赐良机,知道了消息的王惠文立即找到曾经的合作伙伴——唐山陶瓷厂,建议他们分包黄各庄陶瓷城。唐山陶瓷厂负责人对王惠文的果敢和魄力素有好感,两人一拍即合。

1987年,黄各庄陶瓷厂开始了“借梯上楼”。这对黄各庄陶瓷厂影响巨大,此前,生产使用的是“馒头窑”,外表方正酷似“馒头”,生产模式简单原始,陶瓷件必须在其中烧制三天三宿,然后晾三天三宿。这种方式产能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王惠文一直希望改进。与唐陶合作后,原有的技术得到了突破性进展。

1987年的王惠文

1988年,双方合作生产,共同投资了200多万元兴建在当时国内水平一流、年产10万件卫生陶瓷的隔焰燃煤隧道窑。成本降低了5%,经济效益比建厂初期提高了10倍。

1989年,明焰隧道窑落成投产

1990年到1992年期间,王惠文先后投入技改资金3300万元,连续建成5条燃煤隧道窑,产能与品质都有所提升。在营销推广方面,王惠文也密切关注,哪里出现唐陶参与的展销会,哪里就会有王惠文的身影。通过与金字招牌“唐陶”的合作,为王惠文的企业赢得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和销量的全面提升,惠达和唐陶合作一直持续到1997年。

不破不立 自我革新

90年代初,王惠文跟随县委书记到佛山参观,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唐陶还在生产“老八件”卫生瓷的同时,佛山陶瓷企业已是一枝独秀,研发生产出形形色色的新产品,品类丰富、造型独特、彩色多样,让他大开眼界。

惠达展厅

充满危机意识的他意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产品。回唐山后,王惠文客观分析了唐山、博山(淄博)和佛山“三山鼎立”的局势,并提出新时期的口号:“超唐山,赶佛山”!

追赶者,方法为先;创新者,魄力为重。在王惠文的字典里,没有干不成的事。

他在内部召开了一次会议,探讨产品如何赶超佛山,有人提出购置设备,有人提出买模具,未知、重重困难弥漫在空气中。这时候,王惠文清了清嗓子,斩钉截铁地说:“买设备和模具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为了长远发展,我们要买人!”大家都懵了,买人?怎么买?

求贤若渴的王惠文,确实从佛山“买”来了一名技术高超的技术负责人。后来在对此事件的评价上,业内褒贬不一。

有人说,一位模具工拯救了一个惠达;有人说,这是棋高一着、善于整合资源;还有人说,王惠文太可怕了,转个圈就把最领先的人才和技术收入囊中。最终的结果是,伴随技术的进步和提升,惠达的产品迅速打开市场,成为一匹“黑马”。

1993年、1994年两年,惠达与外商合作投资2100万元,新建2条年产卫生瓷70万件的燃油隧道窑,采用国内一流的成型浇筑工艺,使得年产量由1992年的35万件增加到1995年的135万件,年利税由700万元增至1800万元。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最高贵的是优于过去的自己。”王惠文正是这样性格的一个人,总在寻找突破的模式。1994年,王惠文精心包装的“惠达”品牌正式面世,品牌形象焕然一新,加之以多年来磨练的稳定品质和领先技术,惠达品牌很快便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让世界认识中国制造,让国人享受品质卫浴

鸿鹄之志在四方,当时,国内卫生陶瓷鲜有出口到国外,国家以退税政策鼓励出口,响应国家政策、勇于创新的王惠文决定,惠达应当走出去,接受全球的检阅,让世界认识中国制造,享用“Made in China”的高品质卫生瓷。

勇者出征,惠达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

1992年,第一个惠达产品出口到韩国,拉开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帷幕。国际客户对产品的严格要求、对品质的挑剔苛刻、差异化的设计需求,无不敦促着惠达的发展。

1997年,惠达一次性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通过了产品认证,成为国家卫生陶瓷新国标实施后首家通过产品认证的企业。

通过参加广交会的国内展会,以及国外大型建材展览会,惠达产品渗透到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等106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惠达节水型产品通过了美国UPC、加拿大CSA和澳大利亚QAS等国际先进节水标准认证。

惠达生产基地

此外,惠达出口的部分卫生陶瓷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出口免验资格审查,成为全国卫生陶瓷行业首家获此资格的企业。相关产品出口时,将免于检验,直接通关放行。

2005年,惠达的出口比例高达85%,正当惠达上下都为走出国门感到高兴时,未雨绸缪的王惠文站在黄各庄的土地上,陷入沉思。

中国有13亿人口,需求量与日俱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品牌已陆续切入中国市场,而我们却舍近求远,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什么不能让中国人享受民族品牌带来的高品质卫浴?

王惠文做了一个决定:压缩出口,把重要市场留在国内。

然而,消费者对惠达的品牌认知度还有待提高,当年,惠达在北京市场的年销售额只有2000万,在惠达内部也遭到了质疑和不理解:“我们的外销这么出色,为什么要打压外销?”

但王惠文从来不是轻易被困难吓倒的人,他仔细分析,品牌和渠道的建设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并提出“报刊要有字,电台要有声,电视台要有影”的营销策略,数年间,惠达斥资几千万,实施“海陆空”全面出击的广告战略。

同时,在上海、北京等地召开产品研讨推广会,并组建一直具有市场营销能力的营销团队。2007年,内销与外销市场已平分秋色,各占一片江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的惠达,品质在业内得到高度认可,惠达商标也成为中国卫生陶瓷行业首家“中国驰名商标”。

源于对品质严苛的要求,惠达多项产品入选2008北京奥运场馆、2010世博展馆,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两个设计研发中心、一个博士后流动站,2012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惠达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2013 年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拥抱资本,首家实现国内主板上市

2009年6月,时任总理温家宝在视察惠达集团时,提了三个希望:“希望惠达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再上一层楼。”为此,惠达开始全面启动新的发展战略。提出超越卫浴产品领域,成为多元化、综合性的家居产品与服务企业的目标。

总理的话,王惠文一直放在心上。2010年,王惠文提出了“惠达双百计划”,成为“百年惠达,百亿惠达”。在他有生之年,他期待看到“百亿惠达”。此时,他又一次对未来做出思考,如何让惠达走得更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他毅然选择了上市之路。上市路漫漫,2017年4月5日,惠达上市终于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国内主板上市的卫浴企业。

2017年4月,惠达正式在国内主板上市

回想上市之路,王惠文为自己的坚持而欣慰,曾有人建议国外或者香港上市,难度系数会降低,但王惠文拒绝了:“要上市,就必须要在国内主板上,以体现我们惠达的经营管理的水平!”

对企业上市而言,最难的是财务管理,而惠达恰恰做到了财务清晰,但繁琐的系统和大量的规范流程,毅然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惠达成A股主板卫浴第一股后,引起了行业轰动。

王惠文强调,惠达将以打造世界领先的“智慧”和“生态”卫浴品牌为目标,借助资本的力量,在高速成长的行业环境中实现再次腾飞。

上市之后,惠达卫浴将借道资本市场,进一步实施人才国际化、服务国际化、运营方式国际化,实现全产业链条的扩展。在初具规模的惠达家具园中,便可看到惠达拓展全产业链的勃勃雄心。

世界是一个圆,不能因为膨胀而偏离本心。上市后的第二天,在一次高管人员的培训中,王惠文郑重地说:“咱们虽然上市了,但不能以为有钱了就可以“放肆”,必须继续严格狠抓质量,本质不能变,初心不能改!”

目前,70多岁的王惠文,对管理、营销已经不太理会,唯一的关注还是产品质量,时至今日,他不管出差到哪去,每个分厂的报表必须放在办公室桌子上,他会仔细看过产品质量报告和技术难点。“质量是硬指标,没有最好,只有不断前行。”

浩瀚三十年 民族气节使然

王惠文的骨子里有一股“傲骨”。2005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在杭州开会,那次会议由王惠文担任主持,面对中外卫浴行业高层,他仗义执言地提出,国内卫浴不能走“低质低价”的路线,要一同追求产品质量。

此后又质问一位国际品牌的老总:“你们为什么看不起中国的品牌?你们在中国销售的品牌有哪个是在你们国家生产的?都是由中国人民一手一脚地将产品做出来的!”国外品牌负责人竟哑口无言。王惠文又表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中国卫浴很快也将发展起来。

与中洁网副总经理李天燕合影

在他心目中,中国人需要民族气节和民族自信,也需要民族精神去赶超别人。作为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王惠文对于低价出口陶瓷卫浴产品的行为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愤恨。

当然,他也客观地分析道,目前国内外产品的差距在于工艺做精做细,中国人做事相对粗糙,在精细程度方面仍然需要加强。他认为,国内企业也在发展,必须为自己争气。

要赶超国际同行,产品质量无论如何都是企业之根本,而节水以及智能则是卫浴产品发展的方向,2006年,王惠文到日本参观后,发现日本99%的家庭采用智能马桶,他意识到智能卫浴的重要性,并提出必须开发智能卫浴产品,让产品更具竞争力。在前行的路上,惠达从来愿意一马当先。

王惠文希望一直坚持卫生陶瓷之路,不退缩,不止步。而关于百年惠达的使命,他希望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儿子王彦庆,并对他寄予重望:“他具备开拓精神,肯定能实现我的梦想!”

编后感:

正文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个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王惠文,实则这样一位硬汉背后,充满了爱国爱民的情怀,他在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奉献社会、投身公益事业,在黄各庄镇,先后映入眼帘的惠达公园、惠达学校、惠达医院、惠达养老院,无不体现着他对家乡的热爱。

他称自己是个“霸道总裁”,他宛若冰山般执着、坚毅,又睿智果敢,但内心深处却藏着侠骨柔情,他以身为黄各庄人为傲,以带领惠达走向国际为荣。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王惠文最终没有成为老师,却能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卫浴人,教我们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已有 0 人打赏
13
有用
0
关注
0
收藏
7815
浏览
发表您的看法
文明社会,从理性评论开始。谢绝地域攻击、粗言秽语。